吳冠中 - 別名荼 1919 —— 2010 江蘇宜興人,當代著名畫家、油畫家、美術教育家,一生致力於“油畫民族化”和“國畫現代化”的藝術巨匠。
吳冠中 (1919——2010)
畫家吳冠中的畫所蘊含的禪意,主要體現在其畫作中對自然、生命以及人與藝術交融的深刻洞察和表達上。
吳冠中在50~70年代,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,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。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、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、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。從70年代起,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。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,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。
吳冠中的畫作常常以簡潔明快的線條和色彩,描繪出自然景物的神韻和生命的活力。他的畫作不僅具有視覺上的美感,更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。在吳冠中的畫作中,可以看到他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,以及對宇宙和人生本質的一種探索和理解。
牆上秋色 布面油畫 1994年作
江南是最能吸引吳冠中的,亦是他持續最久的繪畫主題,創作於1994年的《牆上秋色》,是在大師走遍寰宇之後,對於時間的思考、形式美的琢磨、中西藝道之融合的沉澱,更是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依舊濃烈如初,可以說此幅作品是大師江南系列的代表之作。
紅蓮 布面油畫 1996年作 整幅畫以綠色為主調,但在荷葉的遠近、高低、明暗、乾濕、枯榮等方面,運用不同明度和色度的綠色表現,或偏綠、或靠紫、或透藍、或帶灰,呈現出微妙而豐富的層次感。荷花柔美亮麗,花朵以近似寫意法勾勒,筆觸簡潔,注重色彩和意態表現。水面清澈平緩,倒映出荷花和荷莖的影子,這種水面透射的技法以及運用厚重的油彩表現物體肌理的畫法,顯然吸收了印象派的影響,特別是莫內對於睡蓮的處理方式。
吳冠中曾在巴黎留學,深入研究過印象派的光學理論和色彩技巧,他將印象派的觀色效應與中國水墨畫的寫意精神相結合,展現出荷花獨特的風采。這幅作品體現了吳冠中對油畫民族化的探索,並將水墨元素融入其中,力求現代化,最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、全新的藝術語言。與莫內的睡蓮系列不同,吳冠中並未受大自然環境色的影響,而是在基本色調中尋求微妙的變化。畫面整體色調偏冷,而在大片綠色中點綴著幾枝紅蓮,既提亮了畫面又避免了喧賓奪主。整體而言,莫內偏向色彩的運用,而吳冠中則著重於線條和形狀的組合,創造出豐富的形式趣味,這種表現方式源自中國畫的影響。吳冠中曾表示:「荷塘中大塊小塊葉片的交錯,曲線直線的穿插繁雜,連倒影也被包圍在葉叢中,難分水上水下,似乎我只是葉底的昆蟲,迷途於花葉的迷宮。
禪意強調內心的平靜和超越,而吳冠中的畫作正是通過藝術的形式,將這種禪意融入其中。他的畫作不僅是對自然和生命的再現,更是對內心世界的反映和表達。通過欣賞吳冠中的畫作,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境界,體驗到一種與宇宙和生命融為一體的感覺。
周庄 布面油畫 1997年作
北京·雪 布面油畫 1975年作
江南水鄉圖 水墨畫1988年作
作品中展現了近景的殘荷和水底的動態,運用油畫的技法呈現出國畫的寫意風格。在斑斕的色彩點綴下,殘破的荷葉和幾株枯黃的荷桿相互依存,靜靜地展示著它們各自的姿態:昂首、彎曲、蜷縮、擴展。儘管「凌亂寒塘誰與顧」?但是這些衰敗的荷莖依然頑強地在寒塘中堅守著生命的美麗本質。
殘荷並不在乎人們是否讚美,因為它們知道時光流逝,風景易逝。但無論如何,殘荷們依然保持著一種無聲的堅守,展現著深深的意蘊。
因此,可以說吳冠中的畫作中蘊含著深厚的禪意,這種禪意不僅體現在畫面的構圖和色彩上,更體現在畫作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上。通過欣賞吳冠中的畫作,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,也可以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滋養和啟迪。
Comments